如今的光学龙头欧菲光已经是苹果的重要供应商,在光学领域大力发展之前,欧菲光曾经在智能汽车上大肆布局,并将其作为第二大主业。如今,欧菲光已经减少了智能汽车的投资金额,转而投资光学领域。



欧菲光的主营产品有影像模组、光学镜头、微电子和触控产品等,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以及智能汽车领域。


2015年,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欧菲光将目光对准了智能汽车市场。通过收购华东汽电和南京天擎正式进入汽车电子市场,且正式将智能汽车业务作为公司的两大主业之一。


在此后的3年内,欧菲光继续加码智能汽车领域,先后收购富士天津镜头厂(车载镜头)以及参股联车信息(车联网相关产品)、卓影科技(主营ADAS相关产品)、北汽新能源等公司。


与此同时,欧菲光还曾于2016年通过定向增发募资13.7亿元,加强汽车电子的研发和产能扩建。


然而,从手机到汽车,欧菲光要解决的不仅是资金、人才、技术等问题,还要面临智能汽车市场前装“上车”门槛高、项目周期长等难题。


由于智能汽车项目未达预期,欧菲光减少了“智能汽车电子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的投资总额,转而投向光学领域。在欧菲光近两年的募投项目上,已经不见智能汽车的踪影。


重金入局


2015年前后,资本市场率先启动了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投资热潮,汽车行业开始处于剧变的临界点。


然而,与智能汽车产业形成对比的是,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尤其是智能手机市场,在这一时期的增速开始放缓。此外,激烈的竞争导致利润下降。



因此,高度依赖手机等消费电子市场的欧菲光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12年的20%下降到2015年的12.8%,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出现多年来的首次下滑。


资料显示,欧菲光当时的主营产品有触摸和液晶显示模组、微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


在“互联网+”、“智能网联”等热潮下,这些产品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可以进行很好的延伸及应用。为此,欧菲光决定进军智能汽车市场,希望将智能汽车业务打造成盈利增长的第二极。


2015年,欧菲光投资20亿元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欧菲智能车联有限公司,以加强汽车电子、智能驾驶和车联网领域的布局。与其他跨界进入汽车产业的企业一样,收购成为了欧菲光获得相关供应商的资质、产能与技术的快捷手段。


很快,欧菲光便收购了上海华东汽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70%股权和南京天擎汽车电子公司48%股权,正式切入汽车电子领域,并且取得国内20余家主机厂的供货资质。


当时的欧菲光进入智能驾驶领域主要瞄准的是两个方向:一是硬件产品制造,包括汽车中控屏幕、摄像头等产品,这也是欧菲光主营业务的外延;二是智能驾驶系统集成领域,包括ADAS、车身电子等等。



根据欧菲光2016年年报显示,欧菲光的业务主要分为光学光电和智能汽车两大事业群,目标就是打造“双轮驱动”新引擎。其中智能汽车业务是欧菲光重点布局的第二大主业,也是欧菲光继消费电子后的第二个业绩增长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菲光继续加码智能汽车领域,不仅收购了富士天津镜头工厂(车载镜头),还通过上海欧菲智能车联投资5000万元和1500万元参股了联车信息(车联网相关产品)和卓影科技(主营ADAS相关产品)两家公司。


与此同时,欧菲光还在2016年通过定向增发募资13.7亿元,加强智能汽车电子的研发和产能扩建。



到目前为止,欧菲光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已经包含智能座舱、ADAS、车身电子、车联网等多个热门领域,产品包含中控屏、车载摄像头等等。


重心转向光学?


最近两年,欧菲光明显减少了智能汽车项目的投入,并且智能汽车业务在公司的位置也发生了改变。


一方面,2016年,欧菲光曾募集资金投资智能汽车电子建设项目,但是因智能汽车项目未达预期,欧菲光减少了“智能汽车电子建设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的投资总额,新增投资“高像素微型摄像头模组扩产项目”,新项目的投资总额是11.57亿元。



根据半年报显示,欧菲光2016年募集资金用于智能汽车电子建设项目的承诺投资总额是8亿元,但最终调整后投资总额仅1.8亿元,同时截止目前该项目并未达到预计效益。


另一方面,从欧菲光近一年多的募投项目中可以明显看到,欧菲光的投资重点主要是聚焦光学业务。


今年6月3日,欧菲光提出了一份约68亿元的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引入安徽合肥两家国资作为公司战略投资者。其中,20亿元计划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均用于投入高像素光学镜头建设项目、3D光学深度传感器建设项目以及高像素微型摄像头模组建设项目等项目。


此外,在过去几年的业绩报告中,欧菲光一再强调智能汽车作为第二主营业务,与光学光电业务进行双轮驱动布局。然而,在2020年的业绩报告中,智能汽车业务被划分为微电子业务旗下。



欧菲光2017年的业务架构



2020年欧菲光的业务结构


这背后,与智能汽车产品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前装“上车”门槛高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近几年欧菲光的业绩报告中我们可以知道,2016年-2019年,欧菲光的智能汽车业务营收分别是1.08亿元、3.12亿元、4.23亿元、4.62亿元,实现了稳步增长。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及汽车销量下滑影响,欧菲光智能汽车业务实现营收1.32亿元,同比下滑了35.14%,综合毛利率为14.28%,同比下滑了6.36%。


虽然欧菲光的智能汽车业务营收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其占欧菲光的总营收比例还较小(不到1%),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亏损状态。


财报显示,欧菲光的智能汽车业务主要由旗下苏州欧菲光科技、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两大子公司负责,但是2018年、2019年两年,苏州欧菲光科技的净利润分别是亏损2.71亿元、亏损2.35亿元,两年亏损超过5亿元。


在智能汽车收入未达预期的同时,近几年欧菲光的营业收入增幅在逐年下降,且净利润波动较大,使得欧菲光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资金压力巨大。


财报显示,2017年-2019年,欧菲光的净利润分别是8.23亿元、亏损5.19亿元、5.1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是70.2%、77.08%、72.93%,2020年上半年负债率为72.79%,一直处于高水平。


今年上半年期末,欧菲光短期借款48.9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52.11亿元,长期借款49.22亿元。但货币资金仅38.87亿元,其中受限资金15.63亿元。从这个角度来看,欧菲光财务压力是非常大的。


这样,欧菲光减少了智能汽车项目的投资金额,转向光学业务。


更多相关阅读:


欧菲光取得重大突破:手机拍照变焦有望追上单反


全都业绩暴增!蓝思科技、欧菲光、深天马A等发布前三季度财报......


欧菲光Q3利润至少同比增287.7%,重要增长动力来自于苹果